很多英语初学者都说,我要学自然拼读,我不要学音标。
作为一个从事英语教育5年的老师,只想说那些永远在宣扬只学自然拼读的人是过于自信国内的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和学习能力。
究竟什么叫自然拼读,什么叫音标。
自然拼读就是告诉你因为中的字母的发音的发音规律(注意是规律,而且英语中的字母一个发音是有不止一种发音规律的。)
自然拼读的规律不是唯一的,所以没法做到百分百自然地拼读
以上是我在教学生自然拼读的时候的单元音字母的发音的图片。我在教学中常常告诉学生,单元音字母是很“花心”的,什么意思呢?花心的意思就是,一个单元音字母在英语单词中不是唯一的一种发音可能,而是至少4种或以上的发音可能。
恰恰是这个“花心”的属性导致了我极力发对现在国内的学生一来就只学自然拼读而不学音标。我提倡的是两者都要学,先学音标,再学自然拼读。
简单说来,自然拼读这个名字是有迷惑性的,它的英文名字叫phonics,根据权威字典Webster上的翻译就是学习字母,字母组合的发音。
好,正是自然拼读这个名字让大家以为看到每个单词都能拼读出来了。其实大家都被骗了,这是做不到的。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我换成中文,这样你会比较容易理解。例如,你肯定认识“均”,但是你认识“彴”吗?你肯定认识互,那你认识“彑”吗?
我相信99%的人都不认识彴和彑这两个字,那如果你想认识这些字该么办呢?第一,就是复制到电脑里,查它的拼音。第二,就是你身边人士的人告诉你发音。好,你看下这里是不是都涉及了一个问题。要不你就知道它百分之百的发音,要不就是身边有人和你说它怎么拼读。
好,现在让我们回到英语这件事上,聪明的学生通过以上的对比应该发现英语和中文的特别之处在于,英语除了有音标(功能接近中文的拼音)外,产生了一个自然拼读的东西(这是学中文的时候不存在的类似的方法,所以才让大多数中国学生产生争议。)
现在我们用英语单词来举个例子,相信apple,你知道怎么读,问avocado,可能有一些人会读,如果anaesthetic这个词,如果你按照自然拼读的规律你究竟如何发a的发音呢,a在英语中常见发音有3种,那究竟是哪种呢?这不可能能够根据自然拼读能拼读出来的。那究竟怎么样才能读对。 这个时候就只有两个办法。
第一,你会看音标,查下字典,根据音标就可以读出来了。因为音标对应的发音是唯一的,不可能有别的发音了。
第二,你去听别人的发音,那这个时候问题来了。哪里可以听到别人的发音呢?无非就是电子词典上,另外就是你在一个纯粹的英语环境上,就如你在国外一样,你可以随时随地听别人的发音。
大家的争论就出现在这里,说,那既然现在已经是个人人都能使用电子字典的时态,那就更加没有必要学音标了,学音标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好,如果我们不需要学音标,根据上面的论述,就只能听了。关键问题就出现了,单纯依靠听会给大家带来很多麻烦的环节。
比如,你第一次学这个单词的时候,你听了一遍,是的,你当时模仿的还不错,但是问题是你过几天就忘记了,这个时候你要学新单词的,你又要重新打开字典去模仿。大家都知道,语言是个需要一个反复重复的过程,很多单词,都是需要反复重复开口50-100遍才能真正记住的。而这样极度依赖电子字典的习惯只会使得你同一个单词查看字典的次数增加,降低学习效率。
人类记忆力有限,如果有个符号让我们及时记下发音,会极大地提高效率
第二个问题是会极度容易导致发音错误。懒是人类的天性,很多同学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查过一个单词,就误以为自己记住了,实际上是没有深刻记得的。然后再过了一段时间去学那个单词的时候,其实发音已经不太记得了(原因就是因为的原因字母对应各种不一样的发音,导致单纯从字母上看,它的发音不具备绝对性。),这个时候出于懒惰以及自己对自己猜测发音的盲目自信,就会开始胡乱地根据自然拼读的发音开始拼读。一旦这样的习惯开启,那英语学习就开始陷入一个无论你多努力学习,一辈子都不会学好的境地。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因为我教过太多小时候就是不好好学习音标,然后胡乱根据自己的感觉来拼读单词的学生,导致后期纠音的过程比教一个零基础的学生要难太多太多。
可能很多学生还是会问,我听说那些讲英语的外国人,他们小时候他们学的就是自然拼读呀,他们没有学过音标的啊。那既然我们要学比人的语言,为什么我们还要学音标呀?
先回答这个问题,我没有说过不要学自然拼读,相反自然拼读也非常的有用。
三. 中国没有英语的语言环境,学好音标,学习效率会更高。
但是我强烈地认为,在我们国家目前的教育资源和语言环境下,我们还不能完全实现不学音标的情况。
为什么这么说?大家一直在对比说外国的小孩没有学音标,但是“外国”这个恰恰是我们今天这篇文章探讨的最根本原因。
外国小孩不学音标是他们从出生的一刻就拥有大量的听力资源
大家在说的外国,那意味着什么?那意味着大量的听力,这个大量是什么意思,就是假设他们是一个一直和人有互动的人,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拥有了我们在中国的学生无法具备的巨大的语言环境和单词素材。他们的家人和他们讲的是英语,他们看的电视节目是英语,他们和朋友社交也是英语。按照他们一天在英语的接触的环境下5个小时来计算,按照一个4岁的孩子能够进行基本的交流水平来计算,他所接触的英语时间为5*365*4=7300个小时。这是大多数人都无法企及的一个学习的量,反过来假设,你现在是一个学习英语的人,假设你每天学习2个小时(光是每天学习2个小时这个量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事情。)7300/365/2=10年。
当然我这个数据不是一个精准的数据,但是这里面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母语学习者因为在本国,天然地拥有了“发音”的听力环境,这就相当于你点击英语电子词典无数次那样,那既然他们已经具备了这个听力功能,那对于在英语国家长大的小孩来说,的确没有必要学音标,因为这个绝佳的语言环境已经让他们具备了这个字典的功能。
要利用好音标这个利器,才能更快更牢地记住单词
那在我们中国呢,如果你不学音标,但是你又没有大量的语言环境,只是单纯学习自然拼读(再次强调一下,因为自然拼读没有唯一发音的原因)导致你遇到一个新的单词的时候,你还是无法很笃定地读对发音。
其实音标很简单,磨刀不误砍材工,既然你都决定学习英语了,为何不在学习自然拼读之前,把音标先掌握,这样也有助于你后期的自然拼拼读的学习。